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相关 > 正文内容

人们深恶痛疾所要推翻的“封建”,如何形成的,为何会被瓦解?

34资源网2021年11月28日 12:36588

原标题:人们深恶痛疾所要推翻的“封建”,如何形成的,为何会被瓦解?

说起“封建”这个词,在绝大多数人们的眼中都是不陌生的,尤其是生活在近现代的人们,对于这个词,可以说是深恶痛绝,确实,近现代的中国为了推翻封建帝制付出了不少的努力,其中包括金钱,包括鲜血,也包括生命,而革命和战争的代价往往是巨大的。

因此,封建这个词几乎成为了所有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阴影,不愿意去揭露,更不愿意去面对,但绝大多数人理解的“封建”真的是正确的吗?

其实不然,到底什么是封建呢?从理论上来讲,封建是一种制度,但它指的并不是从秦朝一直到清朝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制度,从前一直延续到清朝的应该叫

中央集权制

,或者说,可以称为封建帝制,它与封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所谓的“封建”指的应该是封邦建国,它的前身应该是邦国制度,说起这个制度,可能大家更容易与西方的早期制度相结合,确实,在西方古代实施的就是一种小国寡民、独立自主的城邦建设,但城邦与邦国也有着本质的区别,而早期的华夏应用的就是邦国制度。

虽然,我们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邦国制度到底是起源于哪一个具体的时代,但是根据为数不多的证据,却可以大致的推断出邦国制度的萌芽是始于夏朝,在周朝的时候已经趋于成熟。

也就是说,事实上后人所谓的封建,指的应该是西周那个时期的制度,更简单粗暴点来讲,这个封建指着“分封制度”比较合适,与后来的中央集权和封建帝制,并没有直接关系。

要说制度,我们首先要说一下文化,众所周知,周人出现时,并不是华夏文明的中心,更不是华夏文明的正统,周文王曾经是纣王帝辛的西伯侯,他们充其量只能算在站在文明时代的门槛上,与真正的正统文明是不搭边的。

那个时候他们还被叫做西岐,是一个主要依靠农业生产默默耕耘而兴起的民族,他们是绝对草莽的,所以,忍辱负重、含辛茹苦、筚路蓝缕,最终通过推翻商朝的统治建立了自身的政权,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励志的故事。

在此之后,这个集团的领导者通过自身的智慧,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高社会的生产力,安定周边部落的群众,懂得发展力量,也懂得韬光养晦,最后,夺取了天下也建成了国家联盟。

这是周王朝的胜利,但同时也是文化的一种胜利。

什么文化呢?就是人文文化战胜了巫鬼文化。在商朝时期,人们普遍重视鬼神,并且对鬼神的迷信和崇拜,已经达到了绝对虔诚的地步,甚至人们几乎无事不占卜。

在《礼记·表记》中就说过:

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

,这就是三种不同的文化,直接表达出了三个王朝的统治核心,而以现代人的理解来看,这三种文化更是一个比一个先进。

殷人尊神,更多的是一种迷信,对鬼神的盲目崇拜,

但到了周朝的时候,人们则开始重视人事,重视伦理和情感,以理代替刑法,以人情世故来代替鬼神恐吓,同时将血缘作为纽带,建立了人的社会,更加注重人的发展,至此,人文文化也就战胜了乌龟文化,周王朝正式成为了统治核心。

所以,周王朝对商朝的胜利是文化上的胜利,既然是文化上的胜利,那么,周朝想要稳定自身的政权,就不应该再利用商朝的统治模式,他必须开发一种与自身的文化系统相辅相成的政治系统,才能够更好地保证王朝的进一步发展。

最主要的是,周人是通过战争夺取了汤手中的政权,所以,他们对于战争的认知是更加深刻的,毕竟通过掠夺获取资源要比通过创造劳动获取资源更加方便,同时在人们的认知当中,甚至掠夺来的要更加辉煌和荣誉。

因此,作为一个部落的周人,他们在战争当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并且靠着这种利益迅速取得了天下,这扩大了部落在整个天下的作用,也就是说,部落越多,国家的不稳定性也就越大,有一个部落通过战争而兴起,就会有无数的部落对战争蠢蠢欲动。

于是,周武王开始大力地削减部落的数量,从商汤时的三千,一下锐减到八百,并对仅剩的八百部落进行了改革整理,把他们从部落变成了初具规模的部落国家,让他们去除野蛮社会的习气,也让他们习惯礼仪的熏陶,从而加强他们对于周人的服从程度,由此保证天子能够稳坐天下。

那么,怎么进行部落的改革呢?这是周人面对的最大问题。

也就是说,把原本野蛮社会的武力集团,通过分封的形式,变成稳定的部落联盟,而这也就成为了封建的具体含义。

实际上,封建最为原本的意思是指处置战败者的土地和人民,可是土地是搬不走,人民也不应该赶尽杀绝,那么怎么办呢?

就只好让他们各安其位,原封不动,但要把这些土地上的领导者更换掉,并且重新划分疆域,这就是封,重新划分疆域之后也要重新指派最高统治者,这就是建。

因此,在分封制度之下形成的新的诸侯国,就是封建之后的结果。

通过封建的形式,皇族的分支以及后裔得到了封赏,参战的盟军得到了奖励,异姓的功臣得到了报酬,大家其乐融融、共同发展。

所以说,封建其实是一种策略,也是一个很高明的策略,它能够保证胜利的局面长久的维持,也能够保证国家结构的稳定,但封建也是有弊端的,最高的统治者能够保证下属成员一段时间内的服从,但却很难保证永久的服从,那么,为了稳定制度的长治久安,武王和周公又创造了一套革命理论,企图用这套革命理论去说服诸侯。

武王和周公说,殷人之所以能够拥有天下,或者说,之所以能够成为当时部落联盟的首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先祖有才德,受到了上天的垂怜,所以,天命为君,后世不就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说法吗?

因此,有德有才是建立一个国家成为最高统治者的标志,到了后来,纣王失德,不敬天、不勤政也不暧昧,所以,弄得天怒人怨,鸡飞狗跳,到这个时候天命就开始更改,本来属于商朝的天下变成了属于周朝的天下。

武王和周公通过一番渲染,将既定的事实变成了历史的必然,同时也变成了客观的规律,向人们传达了上天意志不可违背的理念,同时,通过商朝的灭亡也向人们表示了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潜规则。

当然,仅靠理论的说服还是不够,周朝同时给予了诸侯大量的实际利益,不但增加他们的土地和人民,甚至给予他们在自己封地内部的自治权,所以,不仅是原属于华夏民族的群体兴高采烈,那些因为原本是蛮夷领袖而被分封的诸侯更是高兴一场。

无论是原属华夏的人也好,还是原属蛮夷的人也好,大家都欣然接受了周王朝的制度,甚至为此举办了隆重的典礼,之后将周天子奉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而实际上各大诸侯却开始了自己大刀阔斧的统治,并且忙得不亦乐乎。

西周的风格是几乎完全自治的,而且在天子分封诸侯之后,诸侯也可以将自己的国土再次进行分封,在国内形成大夫,这也就是所谓的三级分权。

当然大夫也可以进行再分,形成士,最终诸侯、大夫和士,成为一个国家的劳心者,而没有土地和实权的庶人和奴隶,他们则成为一个国家的劳动者,之后劳心者治于人,劳力者治于人,阶级划分的国家制度就正式确立了。到此为止,封建制度正式成立。

其实说白了,封建制度的形成过程很简单,就是一个原本以部落为主体的天下演变到为以诸侯国为主体的天下的过程,同时,为了维护以诸侯国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结构,又在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规则,最终,这些制度、规则、章程、礼仪统统被称为封建。

毫无疑问,封建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周王朝的统治,诸侯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对周天子直接负责的。

但问题在于,这样的一种封建形式,不可能形成真正的专制模式,很多封国因为天高皇帝远,导致他们并不能准确的接收到来自周天子的命令,同时天子也鞭长莫及,不可能和各路诸侯形成有效的沟通。

然而,在不能形成固定装置模式的情况下,封建也不是完全民主并且和平的,毕竟各路诸侯都没有真正解除自身的武装,他们在拥有自治权的同时也需要受到天子的管理,所以,封建是既不专制、也不民主,看上去像是一种不伦不类的制度,可值得思考的是,当时的西周貌似除了封建制度没有其他的选择。

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诸侯国,他们已经完成了从家族到氏族、部落,再到国家的演变过程,他们的首领,也不再是单纯的以血脉为基础所推崇出来的了,而是成为了由周天子任命的王侯。

所谓的封建,

其实就是用来让天下人认识诸侯王的过程

,它的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有没有封邦建国的过程,诸侯国同样都是存在的,诸侯王的性质,也与曾经的家族首领和部落首领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所以,虽然说,分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周王朝的统治,但这其中却掺杂着很多坑蒙拐骗,包括周武王和周公用赎买的方式,购买诸侯国的武力,也包括他们用象征性的形式来让臣民们认可诸侯王的存在。

这些方式都是走了过场,却并不能改变武力集团内部的性质,虽然,周王朝将原本的部族以及其武装装备进行了购买,但是在分封的时候,又将这些部落的土地和武装装备分封了出去,其中的改变也不过就是土地整合而已。

所以,周王朝前期的安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得益于分封制度的不伦不类,因为一种不伦不类的制度,必定要向某一个目标进行转变,要么转变为彻底的民主,要么转变为专制,而这个转变的过程是漫长的,放到整个王朝的演变过程当中,我们就可以看作是和平的。

事实上,周王朝统治的前期,也只能说是相对和平,相对于后来的春秋战国时代是和平的,但其实他们内部的争端也不在少数,分封制度并没有改变天下战争接连爆发的局面。

其实,何止是分封制没有改善这样的局面,后来,秦国一统天下,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战争同样没有被消灭,毕竟,时代的演变和文明的演变,如果仅凭借自然的手段是极其缓慢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动战争就成了迅速解决问题最为简单的方法。

所以说,在分封制度从不伦不类向某种某类转变的过程中,周王朝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但是当分封制度的性质有了明显转变之后,周王朝的动荡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因此,分封制度的形成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因为在周王朝统治之前,普天之下的部落数不胜数,部落与部落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

所以,势必会发生兼并,兼并到一定的程度就一定会爆发战争,那么,对于部落的整合管理就是一种必然,而这种必然表现在西周时期就是分封制,或者说,我们说的封邦建国。

只不过封邦建国的情况下,周天子是天下共主,他虽然有自己的地盘,但他却不能保证自身的势力范围,在众多势力范围当中永远处于最强的状态,而一旦周的状态有所跌落,一旦他不再是最强,那么,其他的势力群体势必就会挑战他的权威。

如此,西周的国家结构就会出现变化,与此同时,封邦建国的体制结构也有一定的弊端,它既不专业、也不民主,处在一种不伦不类的状态下左右摇摆,而这种相对平衡的状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定会被打破平衡,从而使得制度稳定在某一种状态当中,这种状态要么专制要么民主。

所以,分封制度作为周王朝的核心统治制度,随着周王朝整体的发展,制度也会进行相应的发展,而当制度发展到一定程度,它本身的缺陷就会被放大,最终被割裂,被重组,所以,分封制度的没落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看完文章,还可以用支付宝扫描下面的二维码领取一个支付宝红包,目前可领1-88元不等

支付宝红包二维码

除了扫码可以领取之外,大家还可以(复制 720087999 打开✔支付宝✔去搜索, h`o`n.g.包哪里来,动动手指就能领)。

看下图所示是好多参与这次活动领取红包的朋友:

支付宝红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34楼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34l.com/post/2490.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国大遗址|走进二里头,触摸“中国最早王朝”的脉动
中国大遗址|走进二里头,触摸“中国最早王朝”的脉动

原标题:中国大遗址|走进二里头,触摸“中国最早王朝”的脉动《史记》中所记的夏朝和商朝到底存不存在?在安阳殷墟发现前,国际学术界并不以商朝为信史,然而随着一百多年前甲骨文与殷墟的陆续惊世发现与研究,商朝终于从文字记载转为考古证明的信史,对《史...

史前人类生活状况成谜,广西史前遗址出土一物,揭示一个历史事实
史前人类生活状况成谜,广西史前遗址出土一物,揭示一个历史事实

原标题:史前人类生活状况成谜,广西史前遗址出土一物,揭示一个历史事实 "我"从哪里来?因为没有文字记载,关于史前文明以及人类起源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专家在我国广西发掘出土多处遗...

《封神演义》中:为何没有神仙敢杀商纣王?女娲:我都不敢杀
《封神演义》中:为何没有神仙敢杀商纣王?女娲:我都不敢杀

原标题:《封神演义》中:为何没有神仙敢杀商纣王?女娲:我都不敢杀 近代文学家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是这样评价《封神演义》的:其间时出佛名,偶说名教,混合三教,略如《西游》,然其根柢,...

封神演义:妲己被刺死,子虚为救她取出内丹,临死7字让妲己妖化
封神演义:妲己被刺死,子虚为救她取出内丹,临死7字让妲己妖化

原标题:封神演义:妲己被刺死,子虚为救她取出内丹,临死7字让妲己妖化 正文 封神演义:妲己被刺死,子虚为救她取出内丹,临死7字让妲己妖化 最近一段时间,电视剧《封神演义》正在热播,...

周朝记录了夏朝,商朝离夏朝更近,为何甲骨文却没有夏朝的记录?
周朝记录了夏朝,商朝离夏朝更近,为何甲骨文却没有夏朝的记录?

原标题:周朝记录了夏朝,商朝离夏朝更近,为何甲骨文却没有夏朝的记录?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中,战争与和平不断交替出现,朝代也因为战争的发生而灭亡或兴起,最终形成了丰...

青铜时代水利设施!温泉县呼斯塔遗址有新发现!
青铜时代水利设施!温泉县呼斯塔遗址有新发现!

原标题:青铜时代水利设施!温泉县呼斯塔遗址有新发现! 2021年夏季,呼斯塔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图片王鹏提供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21年度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