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公盨秦公簋禹迹溯源
原标题:遂公盨秦公簋禹迹溯源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题记
无论是遂公盨记载的“禹敷土,随山浚川”,还是秦公簋歌颂的“鼏宅禹迹”,都是近 3000 年前华夏大地大禹崇拜的具体体现。它们都是大禹治水真实发生过的有力实物证据。
本文刊登于《绍兴禹迹标识导读》
1
遂公盨
大禹治水传说最早证据
“遂公盨[xǔ]”,国家一级文物,上面铸有铭文 98 字,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关于大禹及其德治的文献记录,是大禹治水真实发生过的实物证据。它是2002年春天在海外文物市场上偶然发现的。铭文面世以来,专家认为它证实了大禹及夏朝的确存在,极为重视,纷纷解读。
▲西周遂公盨与《禹贡》(谭徐明供图)
首句释文:天命 禹敷土,随山浚川……
中国水利史研究会会长谭徐明认为,这件约 2900 年前铸造的西周青铜器,上面的文字,与后世的《尚书·禹贡》记载高度对应,将大禹治水的记载时间提前了 300 年。
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兼首席科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李学勤教授指出,盨上所铸长篇铭文字体优美;字数虽不算多,但几无废言。铭文记述大禹采用削平一些山岗堵塞洪水和疏道河流的方法平息了水患,并划定九州,还根据各地土地条件规定各自的贡献。在洪水退后,那些逃避到丘陵山岗上的民众下山,重新定居于平原。由于有功于民众,大禹得以成为民众之王、民众之“父母”。铭文并以大段文字阐述德与德政,教诲民众以德行事。
李学勤表示,铭文中所述“禹”是夏王朝的奠基人。没有大禹,便没有夏,更没有“华夏”。但大禹是否真有其人,夏王朝是否存在,长期以来广受争议。遂公盨的发现,将大禹治水的文献记载提早了六七百年,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也最为翔实的关于大禹的可靠文字记录,表明早在 2900 年前人们就广泛传颂大禹的功绩。夏为夏、商、周“三代”之首的观念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深入人心。
遂公盨 秦公簋禹迹溯源
2
秦公簋
最早出现“禹迹”一词
最近,《绍兴禹迹图》《浙江禹迹图》相继面世,《中国禹迹图》正在加紧推进。禹迹何意?禹迹何源?走访天水博物馆,发现“禹迹”二字首见于春秋时期的秦公簋铭文(下图第十四、十五字):
▲秦公簋铭文拓本
▲秦公簋铭文摹本
《秦公簋》①盖铸铭②释文(参校秦文锦、冯康侯、徐无闻等摹本与释文,择其善者):
秦公曰:不显朕皇且③。受天命,鼏④宅禹迹⑤,十又二公,在帝之坯,严,恭⑥夤天命,保业乃⑦秦,虩事蛮夒⑧。余虽少⑨穆穆,帅秉明德,剌剌⑩桓桓⑪,迈⑫民是敕。咸畜胤士,盍盍⑬文武,镇静不廷,虔敬朕祀。作吻宗彝,以邵皇且,期⑭严御各,以受屯鲁⑮。多厘眉寿无疆,畯疐在天,高弘有麐,灶⑯有四方。宜。
释要铭文中有关禹迹的“鼏宅禹迹”一句,就是居住在大禹曾经的活动区域的意思。学者陈泽和“古秦梅溪”撰文认为,鼏,通幂,是指鼎盖或覆在鼎上的布。用在这里作覆盖解。宅,居也,指人聚居之地。禹,即大禹,姓姒,名文命。舜时秦人首领伯益,助禹平治水土,在“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嶓冢就是今天水市秦城区坪南镇东的齐寿山。禹赍的赍字,从束,棘声,通迹。禹迹,是指嶓冢山所出西汉水,流经百里祁山周边的西垂这块地方。
秦公簋[gǔi],春秋时期青铜器,1917年出土于甘肃天水市秦州区秦岭乡。郭沫若认为此簋作于秦景公时(前576—前537年在位),距今2500多年;近年学者陈泽认为这件青铜器被称作“西元器”,铸造时间应该更早,为秦襄公在公元前770年所作,至今(2021年)已经2791年。盖内和器内底共铸铭文123字,蕴藏着极其重要的秦早期及其以前的历史文化信息密码,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
遂公盨 秦公簋禹迹溯源
注释
遂公盨 秦公簋禹迹溯源
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戴秀丽
看完文章,还可以用支付宝扫描下面的二维码领取一个支付宝红包,目前可领1-88元不等
除了扫码可以领取之外,大家还可以(复制 720087999 打开✔支付宝✔去搜索, h`o`n.g.包哪里来,动动手指就能领)。
看下图所示是好多参与这次活动领取红包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