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风俗 > 正文内容

清明节是什么时候?有哪些风俗习惯?

34资源网2025年03月25日 17:384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每年公历4月4日至6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5°时,便迎来了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的清明节 。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自然节气点,标志着气温升高、降雨增多,大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适合春耕春种;也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节日,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 。

清明节是什么时候?有哪些风俗习惯?

一、时间流转中的清明节

清明节在时间上一般处于公历4月4日至6日,具体日期并不固定 。比如2025年的清明节是4月4日,农历三月初七 。它最初只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后来与寒食节、上巳节融合,逐渐形成了如今的清明节 。

寒食节在冬至后第105天,清明节前一两天 。传说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晋文公重耳流亡期间,介子推割股啖君 。重耳复国后,介子推却隐居绵山 。晋文公为逼他出山,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宁死不屈,与母亲抱树而亡 。晋文公为纪念他,规定这一天全国禁火寒食 。唐代时,寒食节扫墓被归入五礼之中,与清明节的联系愈发紧密 。到了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取代寒食节,寒食节的冷食、荡秋千等习俗也融入了清明节 。

上巳节在农历三月初三,原本人们会在这一天到水边祭祀、沐浴,祓除不祥 。随着时间推移,上巳节的踏青、曲水流觞等活动也被清明节吸纳 。多种元素融合,最终形成了以祭祖扫墓和踏青郊游为两大主题的清明节 。

二、清明节的传统习俗

1、扫墓祭祖,缅怀先辈:扫墓祭祖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也是人们表达对先人的追思与敬意的方式 。旧时扫墓讲究风水和礼节,有严格顺序,如整修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送别等 。如今形式简化,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前往墓地,先整修坟墓,培土除草,打扫墓园 。然后烧香、供祭食物,焚化纸钱,晚辈行跪拜大礼 。在一些地方,还会举行家族祭祀仪式,由长辈带领晚辈,共同缅怀祖先的功绩,传承家族的文化和价值观 。

2、春日踏青,亲近自然: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人们走出家门,到郊外欣赏春光,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踏青这一习俗早在上巳节就已存在,当时人们到郊外祭祀,青年男女相聚嬉戏 。现在,踏青成为人们在春日里放松身心、增进亲情的好方式 。一家人或一群朋友漫步在田野间、山林中,欣赏盛开的花朵,呼吸清新的空气,感受春天的气息 。

3、趣味活动,增添欢乐:

荡秋千:这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活动,尤其受年轻女性和儿童欢迎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 。荡秋千不仅能锻炼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还能培养勇敢精神 。在清明节荡秋千,寓意着荡走晦气,迎来好运 。

放风筝:风筝古时称为“木鸢”“竹鹊”或“纸鸢”,在清明节放风筝是一项备受欢迎的活动 。古人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人们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疾病、秽气被带走 。现在,放风筝更多地成为人们享受春日、放松心情的娱乐活动 。

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唐代时球内充气 。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也是现代足球的前身 。在唐宋时期,蹴鞠尤为繁荣,杜甫在《清明》诗中就写道“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

插柳戴柳: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 。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拿在手中把玩,编成帽子戴在头上,或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 。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唐人认为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 。宋元以后,人们踏青归来,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 。还有说法认为插柳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 。

4、品尝美食,感受传统:清明节的饮食习俗丰富多样,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色美食 。

青团:是江南地区民间清明节祭祀祖先的必备食品 。将“浆麦草”捣乱挤出汁,与晾干的水磨糯米搅拌均匀揉和制作而成,通常以豆沙、枣泥为馅,并放入一块加糖的猪油,用芦菲叶垫底,放入蒸笼蒸熟 。青团色泽翠绿,口感软糯,带有淡淡的青草香气 。

子推燕:流行于部分地区,是用青色的艾草汁将糯米粉染色制成的粉团,用枣泥与面粉调和,捏成燕子形状,再用柳条串起来,插在墙上,可以冷食 。子推燕的制作较为讲究,且可保存到第二年清明 。

鼠曲粿:在潮汕地区,人们会制作鼠曲粿 。用糯米粉作粿皮,放入用猪油及野生的鼠曲草熬成的汤汁,包上芋泥、豆沙等馅料,用圆形或桃形木制粿印印制,然后上蒸笼蒸熟 。鼠曲粿颜色深绿,柔软香甜,有天然鼠曲草的香味 。

其他美食:北方地区大多吃醴酪和艾糍,山东一些地方吃鸡蛋、凉馒头或冷高粱米饭,泰安地区吃冷煎饼卷生苦菜;南方地区主要吃油炸的环饼,也有吃鸭蛋、枣糕、杏仁粥、猪肉冻、鱼肉冻等食品 。

写在最后:

清明节,不仅是我们缅怀先人的重要时刻,也是亲近自然、享受春日美好的契机 。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让我们在慎终追远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拥抱充满希望的春天 。

看完文章,还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下载快手极速版领4元红包

快手极速版二维码

快手极速版新人见面礼

除了扫码领红包之外,大家还可以在快手极速版做签到,看视频,做任务,参与抽奖,邀请好友赚钱)。

邀请两个好友奖最高196元,如下图所示:

快手极速版邀请好友奖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34楼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34l.com/post/48578.html

相关文章

大年初一拜年,民间风俗,祝福语分享

大年初一拜年,民间风俗,祝福语分享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恭喜恭喜恭喜你”每当这首歌想起,那就是代表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了。大年初一,这一天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代表着农历旧的一年结束和新一年的开始。在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新年,表示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大年初一拜大年...

小年吃糖瓜  “灶王上天言好事”

小年吃糖瓜 “灶王上天言好事”

“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我国传统节日小年,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说起小年,它和其他的传统节日一样,有过节的习俗,其中一个就是吃糖瓜。 小年吃糖瓜的由来 小年,灶王爷升天向玉帝禀报一家人的善...

2022年大年初二的禁忌 不宜洗衣扫地恐散财

2022年大年初二的禁忌 不宜洗衣扫地恐散财

提起除夕或者新年初一的习俗,相信大家都是津津乐道的,但若是涉及正月初二的活动,可能就比较陌生了,实际上只要在十五的元宵节前,每一天都是重要的节日,有着各自的规定,其中关于禁忌事项就要特别注意,避免触碰了带来不好的运势。 2022年大年初...

正月初二有什么习俗 祭财神回娘家

正月初二有什么习俗 祭财神回娘家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在这些传统文化中,不乏一些习俗,就春节期间来说,在短短的十几天中就有很多的习俗,那正月初二这天又有哪些习俗呢?我们来看一看祭财神北方的人们会在正月初二这天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

2022年正月初一可以卖香吗 这天做生意好吗

2022年正月初一可以卖香吗 这天做生意好吗

正月初一很多人都会去上香祈求神明的保佑,希望全家人能得到庇护,繁荣昌盛。有些店家就会在正月初一开张售卖香,供信客选购。从老黄历上来看,2022年正月初一是适合营业的,所以可以卖香,有些人认为,正月初一生意好,意味着接下来一年生意兴隆。...

2022年大年初三能放鞭炮吗 枣庄可以放鞭炮吗

2022年大年初三能放鞭炮吗 枣庄可以放鞭炮吗

春节放鞭炮常常寄予了人们对于驱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相传“年”是恶魔,家家户户的爆竹声就是为了驱赶“年”这个怪物,因此放鞭炮也有辞旧迎新的意思,寓意着人们对于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它是春季期间的一项传统习俗活动,其中也蕴含着很多讲究。因...